
蔡牧村(自從大學以來在朋友間通稱村哥,過去用過的網名繁不及備載)成長於新竹,父親具有電子工程師的背景,因此自幼在 DOS 的時代就對電腦相當熟悉。在即將就讀國中之際適逢網際網路剛剛開始在台灣引進,他因此對網頁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同時也自行學習 Visual Basic 來開發一些桌面小工具,例如他在國中時期設計來輔助網頁設計的知名作品北斗色彩識別器。高中期間他層擔任新竹高中資訊社社長,負責對學弟妹編寫和教學各種網頁前後端的語言課程。這個網站的前身,也是在同一個時期中架設出來的;在當時瀏覽器仍然以 IE 絕對稱霸市占率的時代中,他對 IE 的特性做了極深入的探索,並且早在 AJAX、SPA 等詞彙都還沒誕生之前就已經實作出了那些概念。
自從大學開始他把重心放在研究純數學之上,但仍舊維持著網頁與程式設計作為業餘的興趣,雖然他在那段期間並未持續密切關注前後端技術的新發展,而使得資訊一度停留在 2000 年代附近。期間他曾經與台大的張鎮華教授合作撰寫《演算法觀點的圖論》一書(最新為 2020 年修訂版),是為他在該時期與計算機科學有關的主要工作。
之後由於人生跑道的轉變,使得他重拾原本只是業餘興趣的程式設計本事、轉行成為正職的全端軟體工程師。他很快地追趕上十幾年來的發展,充分掌握了後 Flash 時代的 HTML5 新技術以及手機原生 App 的開發等等,以及在業餘時期不曾留意的軟體架構知識。他對於型別嚴謹但同時仍充滿彈性的語言(如 TypeScript、C# 等等)有特別的偏好,並且很慶幸在各種 App 逐漸 web 化的這個時代中、自己剛好因為興趣而具有超過 20 年的 JavaScript 開發經驗。目前他在工作上主要處理與電子商務有關的 App 之全端開發,愛用的框架包括 Vue.js、.NET Core MVC、Blazor 等等。他相當看好 PWA 技術的發展,並且相信在很大的程度之上那將成為應用程式開發的主流。1
他同時也是超複雜系摺紙的愛好者,曾經為了輔助摺紙設計而開發 Box Pleating Studio、一個應用了 PWA 技術、完全跨平台的免費 App。至今該 App 已經累積了超過六千位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地區的不同使用者,並且被翻譯成七種語言。關於他的摺紙創作,可以參見他的另一個部落格。
-
如 Atwood 法則所說的:「凡能以 JavaScript 寫成的應用程式都終將以 JavaScript 寫成」。 ↩